目录
轻 • 教程
首页
轻 • 教程
资料下载
VIP会员
股票K线从入门到精通课程
目录
前言
第一章 K线的起源,构成及含义
1.1 K线的起源
1.2 K 线的构成:拆解核心要素
1.3 K线实战意义
第二章 不同周期 K 线分析
2.1 不同周期 K 线分析概述
2.2 微观周期
2.3 中观周期
2.4 宏观周期
第三章 如何学习运用K线
3.1 学习K线的有效方法
3.2 如何运用K线
3.3 K线图分析的相关技巧
第四章 支撑和阻力及应用
4.1 支撑和阻力的形成
搜索结果
没有相关内容~~
4.1 支撑和阻力的形成
## 一、支撑和阻力的形成  ### (一)核心定义 1. **支撑**: * 对应走势图中的 “波谷”(反作用最低点),是市场下方的特定价位 / 区域; * 作用:股价跌至此时,卖方力量被消化,买方力量主导推升价格,股价停止下跌并反弹,该价位为 “支撑位”,多个支撑位连线为 “支撑线”。 2. **阻力**: * 对应走势图中的 “波峰”,是市场上方的特定价位 / 区域; * 作用:股价升至此时,买方力量被消化,卖方力量主导压低价格,股价停止上升并回落,该价位为 “阻力位”,多个阻力位连线为 “阻力线”。 ### (二)不同趋势下的支撑与阻力形态 1. **上升趋势(图 1-1)**:支撑位与阻力位呈 “不断上升” 形态;阻力位仅代表上升趋势中的短期停顿,通常会被后续行情向上冲破。 2. **下降趋势(图 1-2)**:支撑位与阻力位呈 “相继降低” 形态;支撑位难以长期阻止市场下滑,易被下跌行情跌破。 ## 二、支撑形成原理  ### (一)核心形成逻辑 * 支撑区域需满足 **“累积较大成交量”** 的前提:当股价由上向下靠拢支撑线时,会出现**三类关键行为**: 1. 空方获利筹码已清空,无多余筹码用于打压股价; 2. 多方主动趁低吸纳,形成明确的买盘需求; 3. 部分套牢者因套牢较深,锁定筹码不轻易斩仓; * 最终结果:支撑区域 “**需求大于供应**”,形成强有力的支撑基础(图 1-3 直观呈现此过程)。 ### (二)10 种常见支撑类型 1. **成本**支撑; 2. **技术指标**形成的支撑; 3. **均线系统**形成的支撑; 4. **上升趋势线**形成的支撑; 5. **上升通道的下轨线**形成的支撑; 6. **大型缺口的下边缘线**形成的支撑; 7. **前期密集成交区**形成的支撑; 8. **历史上多次发挥支撑作用的历史性**支撑; 9. **各种技术形态的颈线**支撑(如头肩顶、双顶等头部形态的颈线); 10. **整数关口**形成的支撑(如 10、20、50、100 等,交易者常将此类点位作为目标价位并行动)。 ### (三)关键注意事项 * 支撑位仅表明对股价下跌有 **“一定支撑作用**”,不代表股价绝对不会下跌,投资者需结合实际行情鉴别支撑的有效性。 ## 三、阻力形成原理 结合对应图示:  1. 阻力区域同样多位于 “**累积较大成交量**” 的区间:当交易价格处于该密集区下方时,市场中存在大量套牢筹码; 2. 行情由下向上回升、迫近阻力线时,两类行为主导市场: * 对后市看空者(套牢者、前期获利者)急于解套或获利回吐,大量抛盘涌出,股票供应量大幅增加; * 对后市看好者不愿追高,倾向等待股价回档后再跟进,股票需求量相对减少; 3. 最终结果:反复多次出现 “**供应大于需求**” 的局面,阻力由此形成(对应图示可直观看到阻力区域的抛压表现)。
本页目录:
请输入访问密码
开始访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