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录
轻 • 教程
首页
轻 • 教程
资料下载
VIP会员
股票K线从入门到精通课程
目录
前言
第一章 K线的起源,构成及含义
1.1 K线的起源
1.2 K 线的构成:拆解核心要素
1.3 K线实战意义
第二章 不同周期 K 线分析
2.1 不同周期 K 线分析概述
2.2 微观周期
2.3 中观周期
2.4 宏观周期
第三章 如何学习运用K线
3.1 学习K线的有效方法
3.2 如何运用K线
3.3 K线图分析的相关技巧
第四章 支撑和阻力及应用
4.1 支撑和阻力的形成
搜索结果
没有相关内容~~
1.1 K线的起源
K 线是技术分析体系的**基石工具**,其核心价值源于对市场信息的高度整合与可视化表达。相较于仅记录收盘价的折线图、侧重高低点的柱状图,单根 K 线可同时呈现一个周期内的开盘价、收盘价、最高价、最低价四大核心数据,将多空双方的博弈过程与结果浓缩为直观的图形符号。从股票、期货到外汇等全球金融市场,K 线图凭借 “信息密度高、逻辑直观、适配多周期” 的优势,成为交易者识别趋势转折、判断支撑阻力、制定交易策略的核心依据。 ## 一、历史背景:江户时代日本米市的催生需求 ### (一)米市的金融化转型 1. **硬通货属性**:大米不仅是主食,更是封建领主俸禄、农民租税的计价基础,德川幕府 “参觐交代” 制度催生实物大米变现需求。 2. **交易中心形成**:大阪作为 “国家的厨房”,以 “堂岛大米会所” 为核心形成全国性交易中心,涵盖现货与期货交易。 3. **期货雏形诞生**:出现 “建物米” 标准化合约与 “米券”(大米库券)交易,1749 年大阪空米库券流通量达 11 万包,远超全日本 3000 包实物大米,投机活跃导致米价剧烈波动。 #### (二)价格记录的痛点与需求 1. **米价影响因素复杂**:受气候(旱灾)、运输(港口滞留)、政策(幕府储备调控)等多因素干扰,价格波动频繁。 2. **传统记录工具局限**:文字记账或简单折线图无法同时满足 “追踪极值(最高 / 最低价)、明确终局(开盘 / 收盘价)、预判趋势” 的需求。 3. **周期规则铺垫**:堂岛米市以 “火绳燃烧完毕时的价格” 为收盘价(火绳价格),次日以此为开盘基准,明确的周期划分与 K 线 “周期属性” 相呼应。 ## 二、创始人本间宗久:K 线雏形的思想奠基 ### (一)从米市实践到理论突破 1. **实践背景**:出身酒田港米商家族,在大阪堂岛米市积累巨额财富,被称为 “出羽之天狗”。 2. **核心著作与观点**:1755 年著《三猿金泉录》,提出 “米价由供需与交易者心理共同决定,价格与实体价值的偏差即交易机会” 的核心观点。 3. **认知突破**:打破单纯 “供需分析” 局限,为通过价格图形解读市场情绪埋下理论伏笔。 ### (二)“相场三位术” 的创造逻辑 1. **思想来源**:借鉴禅修 “不是风动,不是幡动,而是心动” 的哲理,构建三维分析体系。 2. **核心要素**:行情由 “位适(合理价格区间)、天宜(利好 / 利空氛围,如气候、政策)、人气(市场情绪)” 三者共同决定。 3. **数据追踪实践**:为验证逻辑,系统性记录每日米价 “开盘、最高、最低、收盘” 四价,以文字构建 “价格波动全维度复盘” 框架,成为 K 线 “四价核心” 的雏形。 ### (三)对后世的影响 1. **著作演化**:交易心得经后人整理为《本间宗久翁秘录》,进一步发展为含 78 招策略的《酒田战法》。 2. **理论价值**:“以四价数据反映多空博弈” 的思路,为明治初期锚形图向蜡烛图的演化提供核心理论依据,被公认为 K 线技术鼻祖。 ## 三、演变历程:从米市记录到全球金融语言 ### (一)江户到明治:形态定型(锚形图→蜡烛图) 1. **江户时期锚形图**:米商用类似船锚的符号标记高低价与开闭价,初步实现四价记录。 2. **明治初期蜡烛图**:19 世纪中后期日本股市兴起,锚形图简化为 “蜡烛图”—— 矩形实体连接开盘 / 收盘价,上下影线延伸至最高 / 最低价,阳线空心、阴线实心的画法定型,与现代 K 线高度接近。 ### (二)20 世纪:从日本到西方的传播  1. **关键节点**:1990 年美国人史蒂夫・尼森以《阴线阳线》一书将 K 线引入西方金融界,引发轰动,因其形似蜡烛被称为 “candle”,音译为 “K 线”。 2. **技术革命**:K 线成为西方技术分析核心工具,与当地交易体系融合,拓展应用场景。 ### (三)中国市场的适配与普及 1. **引入与适配**:1990 年代初沪深交易所成立后,台湾行情软件公司将 K 线引入大陆,调整配色为 “阳线红色、阴线绿色”(与欧美相反)。 2. **普及推手**:1998 年丁圣元翻译的《日本蜡烛图技术》中文版出版,成为投资者入门经典,K 线成为 A 股 “基础语言”。 ### (四)功能升级:多维度分析体系形成 1. **多周期覆盖**:短至 1 分钟 K 线捕捉日内波动,长至年 K 线揭示长期趋势,适配不同交易策略。 2. **跨市场适用**:从股票、期货延伸至加密货币等新兴市场,成为通用分析工具。 3. **强兼容特性**:与布林带、MACD 等指标结合,提升信号解读准确性,完成 “全球化金融语言” 的蜕变。
本页目录:
请输入访问密码
开始访问